這段時間重慶武隆暑熱高溫,很多人都待在空調房里不愿意出來,吃飯叫外賣,購物用快遞,可是當你在房間里享受空調帶來的清涼時,是否想起為了我們的清涼而在高溫下堅守的電力工人呢?
冉光倫是一名武隆65后硬漢,51歲的他是國網重慶武隆區供電公司巷口供電所的一名普通電力工人。由于電力運行的連續性要求,電力工人經常會連續加班,甚至倒班。
11年來黑白顛倒地奮戰在一線,冉光倫習慣了堅守與奉獻,家人也習慣了等待與包容。
7月28日午時,武隆法院公變超負荷運行高溫起火燒壞低壓電纜,造成法院、巷口鎮政府路段停電故障,國網重慶武隆區供電公司巷口供電所副所長豆興界第一時間組織隊伍趕赴現場搶修。
當天下午5點,筆者趕赴現場,順著藍寶石公寓后的石梯路再上走,已經深深感受到太陽的威力,全身都是燙的,而冉光倫等電力工人從12點事故發生就已經在這里進行搶修,他們已經曬了5、6個小時。
35℃+酷暑下,電力搶修的工作現場要求嚴格,組織后勤,現場調度,不管是個人工器具,還是安全防護用品,這種酷暑的天氣還要戴上厚厚的棉線手套,那酸爽,只有自己知道。
不管是在高空還是在地上,他們的臉上全是汗水,被曬得通紅通紅的,背上、胸前已經濕了一大片,雖然天氣惡劣,整個工作現場依然忙而不亂,井然有序。只有實在熬不住的時候,電工才拿起瓶水一飲而盡。
由于搶修中遇到種種困難,冉光倫和他的隊友連續工作十九個小時,將法院公變搶修好,同時在此處新裝了兩臺變壓器,緩解用電壓力,次日早上7:49,附近停電區域恢復了用電。
冉光倫說,因為工作性質,他們在迎峰度夏期間24小時都是處在待命的狀態,工具材料、搶修車都時刻準備著,一旦電力設施出現故障,他們就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展開搶修。
酷暑的天氣,供電需求量增加和高溫的影響,造成部分農村家庭的空開(空氣斷路器)燒毀,因為年輕人大多在外,大多農村房屋只留老人在居住,所以冉光倫一接到貧困戶的搶修電話,便和同事急忙出發前往黃鶯鄉。
完成這樣一個電力作業,在業務熟練的冉光倫手上只需要十幾分鐘,而路上的車程,據冉光倫說,他們最多一次來回花了4個小時。
經常在外搶修,根本沒有固定的上下班甚至用餐時間,如果趕不上食堂,冉光倫和同事們也只能在山上隨便吃點解決饑渴,然后便投身于電力搶修報修工作中。
筆者問他們為什么要這么抓緊時間?冉光倫說,“因為居民在等著我們供電,我們不能停下來,如果我們停下來,他們就要在沒電、酷熱中煎熬……”
巷口供電所的上午,值班室里電話鈴聲響個不停,筆者到時,冉光倫還在與電話號碼較勁,每月28日前必須將居民客戶電費全部收回,冉光倫負責抄收的街道共有3200多戶,追交電費壓力可想而知。
“有的客戶經常拖欠,要打幾次電話催交才交;有的是打電話不接,一接就敷衍掛斷;還有的電話打過去是空號...”冉光倫哭笑不得,“比起月底這催費的日子,我倒更寧愿出去搶修了。”
隨著氣溫屢升不降,武隆夏季用電量居高不下。電力工人承受著酷暑高溫,為了萬家燈火,為了每個家庭夏日的涼爽,在高溫中堅守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