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近日研究指出,若將美國80%燃煤電廠可以轉換成核電廠,就可以幫助美國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來源:微信公眾號“嘿嘿能源heypower”)
該研究由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愛達荷國家實驗室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進行,同時也獲得能源部核能辦公室贊助。研究指出,目前美國157座退役燃煤電廠和237座正營運中的燃煤電廠場址中,80%可以轉變成小于GW級的先進反應爐。
該報告也有實際評估待退役與營運中的燃煤電廠,在125座被評估退役燃煤電廠,有64.8GWe容量潛力,針對營運中的燃煤電廠,則評估有190座且有高達198.5GWe潛力。報告指出,與那種不被先前工作限制的綠地工程(greenfieldproject)相比,建置核能資本成本可能降低15%~35%。
有鑒于核電廠通常24小時滿載額定容量運行,容量因子接近1,高于任何一種能源,因此替代燃煤電廠的核電廠容量也可以比較小,目前也正研究如何用924MW的核電取代煤炭,研究小組發現,區域經濟活動可能增加多達2.75億美元,也能帶來650個新的永久性工作機會。
美國能源部表示,透過重復使用燃煤電廠的輸電線路、開關站等電氣設備、冷卻池或冷卻塔以及道路和辦公樓等基礎設施,能源大改造或許能可以節省數百萬美元。此外,該研究發現,如果核電廠取代大型燃煤電廠,地區的排放量可能會下降86%,相當于減少500,000多輛汽車。
路透社指出,根據美國能源署資料,美國電力公司計劃在2022年淘汰超過14,500MW燃煤電廠或將其轉換天然氣,可也有人認為,花費數百萬美元從一種化石燃料轉移到另一種化石燃料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只是核能也不是只有優點,過去各種爐心熔毀與放射性事故令人聞之色變,同時反應爐也因為需要冷卻,都建置在河邊或海邊,如果遇上風暴、干旱等極端氣候或是地震伴隨海嘯,就有很高的風險。但與化石燃料電廠不同,核電可以說是零排放、運作起來也比燃煤和天然氣更可靠,更不是間歇性再生能源。